作者: 仝志华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3-09-20 09:09
金秋时节,记者走进牡丹区黄堽镇金河岸生态园葡萄种植基地宋楼村村民葛保向的葡萄棚内,只见一串串葡萄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颗颗闪闪发亮的宝石点缀在藤蔓间。“这里的葡萄非常好吃,我经常带着孩子过来采摘。”游客张明慧说。
葛保向的葡萄经过精心管理,长势喜人、挂果均匀,他说:“阳光玫瑰葡萄有着浓郁的玫瑰香味,是最受大家欢迎的水果之一,今年这30亩阳光玫瑰葡萄又能卖一个好价钱。”
成功背后是艰辛的付出。“看到我的葡萄棚了吗?是不是比别的地方的蔬菜大棚小一号,这是我用‘血泪’换来的!”葛保向介绍,之所以用这样的小棚种植葡萄,是小棚能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前我也是使用的大棚,但是几年前冬天的一场大雪,不但把大棚压塌了,里面种植的200多棵葡萄苗也‘全军覆没’,令我损失惨重。”葛保向吃一堑长一智,后来的葡萄棚全部改成了“抗击打能力较强”的小型日光棚。
几年前的教训也是葛保向事业的转折点,大棚内的葡萄苗被雪埋没之后,给了他一次重新选择品种的机会。“种阳光玫瑰这个品种之前,我先去江苏进行了考察,当时发现有两个品种,是美人指和红马拉多,但是调查发现这两个品种不大好管理,又经过调查,才发现了阳光玫瑰,经过现场品尝及综合各种调查结果,决定种植阳光玫瑰。”葛保向说。
选好了葡萄品种,葛保向从江苏省引进了200棵阳光玫瑰葡萄苗,第二年挂果后,虽然当年的亩产已经达到了1000斤,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产量,结出的葡萄也和想象中的不一样,看到这种情形,葛保向的心一下凉了大半截。
葛保向说,阳光玫瑰葡萄虽然易于管理,但因为他缺乏种植经验,结出的葡萄颗粒偏小、整串的形状也不美观。尽管是不尽如人意,可是这种葡萄脆、甜、香的口感却非常“诱人”,进入市场后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一时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采摘。
看到阳光玫瑰葡萄在市场上很受青睐,葛保向坚定了种植信心,为了解决果实颗粒小、外形不美观的难题,葛保向在第二年冬闲的时候,去南京进行考察学习。通过不断学习,葛保向种植葡萄的技术有了很大提升,他种植的阳光玫瑰葡萄终于达到了颗粒饱满、串型美观的要求。
经过葛保向的精心管理,葡萄种植园在第三年的时候挂果率已经非常喜人,亩产量达到了4000斤左右。葡萄产量高了,前来采摘的游客也更多了,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葛保向种葡萄尝到了甜头,他把葡萄种植基地的面积扩大到了30亩,年产量达到了10余万斤。现在,种植园的阳光玫瑰葡萄除了供游客采摘外,绝大部分已经销往北京、广西等地的大市场。
“这30亩阳光玫瑰,每亩大约能收入3万元左右,效益还是比较乐观的。”葛保向乐呵呵地说,阳光玫瑰葡萄从9月份开始采摘,一直能采到11月份,挂果期长,这期间的田间管理,也为周边20多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自己富裕起来了,还要带动更多的村民发家致富。”葛保向笑着说。 记者 仝志华